很多弟子立堂后不会看事,不能出头,其实都是因为“堂口立早了”。
那为什么立早了还有一定的感应呢?
这是因为时机不到,强行搬杆子来的都是小辈分探路的仙家,所以四梁八柱不全,还不足以成堂。
想要堂口完备,必须得有大辈分的仙家坐镇,弟马才能真正的出头露日。

丁蓉所说的大辈分的师父是指有道行,能看事,能办事,能教弟子,能扬名的身后师父。
这样的师父轻易不来落座,只有弟子经历三关、挺住打窍、修行合格后…他们才会来在营堂扎根儿。
正所谓,好虎一个能拦路,耗子一窝喂老猫。一个营堂通常有两三位这样的大辈分师父就很难得了。至于有的弟子动辄百仙坐堂,还有的弄出各种颜色的堂单,其实都是面子工程罢了。
对于这样的师父,我们必须清楚有哪几位,谁上来什么感觉一下就能判断出来,这样才能更好的配合。
如果营堂上没有这样的大辈分师父,就说明堂口立早了,弟子修为还不够。但不用着急,慢慢修自身,等提高到一定程度自然会有大辈分师父来助阵。
这样的大辈分的仙师就是我们说的头排阵,在营堂里是最重要的。

既然大辈分仙家轻易不会先到,所以我们要明白,从一开始给弟马感应的就是小辈分仙家。
因为小辈分仙家能力弱,甚至有些还没有吐出横骨,不会说话。
所以有的弟马能捆窍却开不了口;有的能开口,但说的都是听不懂的上方语;有的能言人语,但是准确度却不足…
也正是因为这种现象比较多,再加上不少领堂师傅着急赚钱,见到有缘分的人也不管到没到时机就给人家立堂,导致很多新弟马始终都处于迷茫状态,无法出头。

并不是说小辈分的仙家就不好,相反,一个弟马要出头少不了小辈分仙家的帮忙。
这样的仙家都是先来打探情况,发现弟子有培养的价值便会教弟子东西,一般都是托梦啊,感应啊…
这时候的弟子体感稳定,但灵感时有时无。
再进一步便是给弟马打窍,然后组织营堂招兵买马,这时候的弟子有了各种体感,于是就开始四处找师傅看事。

大辈分的仙师能力虽然强,但是基本不管堂营琐事,所以,小辈分的师父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掌堂教主。
他们是考验弟子的主考官,在组织营堂、打磨弟子的同时,也要考察弟子的心性和品质。
这个过程尤为重要,这阶段要是立了堂,就是真正意义上的立早了,根本不会出头。
庆幸的是还可以慢慢养堂,等自己通过考核,老辈仙家就会落位,那时候便会成为一名合格的弟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