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马出道萨满 · 业内知识讲解 · 在线答疑解惑
 文化传承·推广的领航者
当前位置:
【立堂出马】要小心,别被所谓的“规矩”带跑偏
来源: | 作者:小红先生 | 发布时间: 2024-08-06 | 166 次浏览 | 分享到:
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,“出马”这一行业规矩多了起来。有的人说仙必须修佛才能有正果,有的人说堂单必须有“四梁八柱”和“马道”等,有的人又说没有清风鬼主不能办事…

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,“出马”这一行业规矩多了起来。有的人说仙必须修佛才能有正果,有的人说堂单必须有“四梁八柱”和“马道”等,有的人又说没有清风鬼主不能办事…


其实,一个行业的规矩多起来是好事。行规可以团结和约束行业内部人士,能让外行人看出内行的素质,多一份放心,少一分猜疑。


可过快的信息流通没有让出马内部人士建立一个绿色环境,反而成全了冗杂的歪理规矩。



笔者之前不止一次看到所谓的“仙家的天条”,每一次都觉得又可气又好笑,真想抓出原作者问问这“天条”哪来的?“天条”是否也要与时俱进用白话文阐述现代事?


“天条”这一无耻言论的原始出处估计是某贴吧或者某BBS上流传出来的,因为笔者看过一本网络上流通的还不错的垃圾书籍中提到过“天条”,“六重罪”、“十八轻罪”、“正仙章”、“散仙章”、“法外章”…


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就是将网络上的留言复制集合到一起。所以,奉劝大家,不要瞎看书,尽信书不如无书。


萨满是原生性宗教,不是创生的,它只是具备了教义、形式和组织的雏形,严格来说还称不上宗教。


简单的说,你家仙儿的规矩和我家仙儿的规矩是不一样的,而一个教派的规矩都是相同的,所以,你看了别人写的自己家的规矩,对你有什么帮助?



堂单的写法一直都是热门话题,萨满公众平台之前也发表过不少雷人的堂单,虽说如此,但我们也不建议堂单就要拘泥于一种形式。


“胡黄仙”文化源于汉族的“香门”,“香门”是没有堂单的,一个香炉碗就能看事儿。


岁数大一点的人也都知道,过去的出马仙哪有这么花哨的堂单规矩?


很多人把闹外病和不出头的根源怪在了堂单之上,更有人用堂单去衡量一个出马弟子会不会看事儿,简直是笑话!


堂单写的漂亮就有仙了?堂单上有八百多个仙家就真有八百多仙家了?规矩礼法扯的多仙家就喜欢了?


典型的想仙想疯了!


不是堂单决定弟马会不会看事儿,而是真正的弟马决定用什么样的堂单!


真能查事查明白的出马仙绝对不会执着于堂单,反而那些有一点灵感,有时准有时不准的半吊子才喜欢拿堂单说事。


当然,见钱眼开的骗子最愿意给人家立堂口,帮人家捋堂单!


这玩意就跟武侠故事一样,只有武林高手用好的兵器才能发挥威力,小喽啰抢到屠龙刀又怎样?还不是为之送命?


相反,像独孤求败这样真正的绝顶高手,人家不执着于武器,有和没有都一样。


埋怨堂单前先看看自己的基础如何?是真的水平到位了,需要一个绝世神兵提升自己了,还是没有水平怪兵器不称手?


真水平到位了自己仙家也就提点了,还用到处看?

我并非否定各种规矩存在的意义,相反,我个人很支持要有规矩,但是,看问题必须要看根本。

前些年网络流传一个视频,一个小女孩儿盘腿打坐的在炕上直哆嗦,地上的二神在吟唱,身后的母亲不停的拭泪…一时成为舆论焦点。

当时的言论出现了一边倒的现象,都骂立堂人缺德,认为孩子太小不应该走这步。


笔者不了解其中缘由,因为我也只是看过视频,所以不做任何评判。


但是所有看客的评论让我觉得很不应该!


视频节选



这些人大多都是出马仙,当然,也有一部分“伪出马仙”。


大家天天对仙家歌功颂德,说仙家这么好那么好的,看见小女孩儿出马却认为不是好事!理由是岁数小…


为什么岁数小就不能感受仙家的好呢?到底是真喜欢仙家还是假喜欢仙家?


又有人说耽误学习。那试问不出马这孩子就能考清华读北大了?


这些人天天自己喊着出马是积德行善,就差把自己捧上天了,那人家早点积德行善就不可以么?


当然,笔者在此只是就事论事,虽然后来道听途说,这小女孩儿是被骗的。但是真假细节我并没有亲眼见到,不做评论。


以她为例不是鼓励年轻人出马,而是提醒大家看问题看根本!


很多人执着的点都出现了问题,规矩要有,行规更要有,但规矩是什么?


不是岁数小不给立堂,不是钱不够不给立堂,不是干活挑肥拣瘦…而是凭良心做事,看仙缘办事。


有仙的不给立,有钱的才给立,这是出马行业的悲哀,更是民俗文化的悲哀!

 

有没有仙,和年龄无关,和金钱无关,更和规矩礼法无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