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马出道萨满 · 业内知识讲解 · 在线答疑解惑
 文化传承·推广的领航者
当前位置:
什么是【出马仙】?什么又是【出道仙】?
来源: | 作者:丁蓉 | 发布时间: 2024-08-01 | 145 次浏览 | 分享到:
先声明一下——接受所有人的反驳,也接受所有人的指点,甚至可以接受不同观点者的谩骂…

先声明一下——


接受所有人的反驳,也接受所有人的指点,甚至可以接受不同观点者的谩骂…


但是,请用充足的证据来留言!不是谁的声音大,谁就掌握真理!


要搞清楚,大话、空话谁都会说,没有现实依据的东西,说出来也无非就是痛快痛快嘴。


喊一亿遍“1+1=3”,也改变不了“1+1=2”的事实。


出马仙的起源


这点是必须要强调的,很多人都说“出马”是“萨满”的传承,可实际上这都是大部分东北人,或者东北的大神自己意淫出来的结论。


就因为东北的满族萨满曾经兴盛,再加上出马仙的形式跟萨满类似,现在萨满处于消失的阶段,而出马仙却“蓬勃发展”,便异想天开的认为出马是萨满的传承。


有史可考的是,出马真正的源头是河北的“香门”,香门跟今天的出马十分相似——


供奉胡黄白柳四大门仙家


点香就能看事,从不蹦蹦跳跳


相反,萨满所崇拜的并不只是胡黄白柳,更不是以狐仙为尊。而且萨满的形式化非常明显,不管是祈祷还是问事,必须敲鼓请神,然后跳神。每次跳神还必须穿着萨满服。

现在很多的出马仙都以萨满自居,聚会的时候也穿萨满服。其实这点比较可笑,萨满不敲鼓的话,神是不会来的,而且跳大神是有章法的,并不像现在的出马仙一样随便扭一扭、跳一跳就完事儿的。



所以,在请仙这一点就能看出,出马仙几乎跟香门完全一样,萨满只是稍微影响了出马。


出马仙在平时看事儿的时候根本不需要神调。而且出马分为“抓香弟马”和“传香弟马”,抓香弟马根本不需要任何形式,被仙家拿法之后直接就能出马。只有传香弟马出堂才会找师傅,然后靠二神唱神调请神,但这也不是绝对的,有的师傅光靠“话聊”就能把仙儿聊下来。


更多的论述在此不多讲了,相关内容会在文章结尾提供链接。


出马仙的诞生


那香门又是怎么转化为出马仙的呢?


过去的香门分为两个派别,一派叫做“顶香”,一派叫做“瞧香”。


从字面也大概能看出来,“瞧香”属于不用附体就能看事,也就是现在所谓的“出道”。而“顶香”就不用说了,时至今日,出马仙还被称为“顶香看事儿的”。


在闯关东时期,无数的河北、山东老乡从关内往关外迁移,同时带来的还有当地的文化。


香门文化到东北必然要经过一定当地文化的融合才能被百姓所接受。就像康师傅在东北有东北炖系列,南方买不到;肯德基在中国要生产油条豆浆,甚至听说湖南、四川的汉堡都比其他地方的辣…


东北呢,满族萨满最为兴盛,最重要的是萨满讲究附体,而香门呢,也讲究附体,这两种信仰还是有些相似之处的,所以香门就学习起了萨满跳神。


过去的萨满不叫“萨满”,那个时候叫“察玛”,是满语的发音,当地人有病了都要去找察玛看病。后来汉人来了,“察玛”的发音一点点独白了,变成了“出马”。


这种满语转汉语的词汇在东北非常常见,例如:哈拉巴、嘎拉哈、pià ji、嘞嘞、细应、哈尔滨…


在此讲句题外话,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别称,例如哈尔滨叫“冰城”;沈阳叫“侯城”,当然,更多时候还是叫“奉天”。


很多人管长春叫“春城”,这个就有点扯淡了,“春城”是指昆明,长春这个词同样是源于满语“茶啊冲”的音变。


长春早期的别称是“汽车城”,因为新中国第一辆轿车诞生于长春,过去的长春也确实在工业上风光无限,但现在的地位确实没法跟建国初期相比了,所以“汽车城”这个别称改成了“北国春城”。


出道仙的诞生


刚刚提到,“出马”源于香门中的“顶香”,“出道”则是源于香门中的“瞧香”。


“出道”是一个近几年才兴起的词汇,它的诞生、推广以及被认可,百度贴吧起到了强大的推助力。


其实现在大多数的出马仙都是“瞧香出道的”,为什么这么说?


因为现在附体看事儿的情况越来越少了,大多数出马仙都是打心通,不需要捆全窍,直接点香就有灵感查事,这种情况完全属于出道。


“出道”这种称呼并不是自来就有的,它诞生于网络,成长于网络,历史能有多久?截止到2020年,20年都不到!

出马就不一样了,各种文献,地方志,甚至文学作品都有提到过。例如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萧红的《呼兰河传》就提到过“出马”。


“出道”的诞生完全是因为语言习惯。


我们总能听到这样的话,问某某做一个行业多久了,往往就问对方“出道几年了”。出马也不例外,有人习惯问大神“出马几年了”,也有人问“出道几年了”。再加上“出道”带个“道”字,很有仙风道骨的感觉。


于是,“出道”这种信仰诞生了…


出道被妖魔化


我个人向来是承认出道的存在的,因为“顶香”能发展为出马,“瞧香”当然也能发展成“出道”。


纵观整个出马圈子,大部分都是“出道”的形式。


但是,为什么很多人排斥出道呢?甚至有些人提到“出道”就作呕!


通过观察发现,出道能“火起来”主要是因为仙儿迷数量的极具增加。很多仙迷追求出马,可自己却没有这个能力,甚至连仙缘都没有。在折腾一段时间后,虽然没有任何进展,但这些人仍然不肯放弃,便一点点靠近了出道的队伍。


从表象也能看出来,所谓的“出道仙”特别喜欢跟“出马仙”比较。他们经常在网上发一些不要脸的言论。早期的时候,经常挂在嘴边的就是“出马开始准,后来就不准了,出道不一样,开始不准,以后越来越准…”


咋听感觉都像是“开始不会骗,以后越来越有经验!”

细想一下,世界上的信仰那么多,为什么出道要揪着出马不放呢?


就是因为第一批自称“出道仙”的人其实就是“出马仙”或神棍,他们本身没安好心,目的就是借着“出道”的名号骗取“仙儿迷”的钱财。


第二批出道的呢,不用多说也知道了,就是第一批“仙儿迷”呗。


刚刚也说了,出道没有历史,所以没有什么可以宣传的。但是所有初期的出道仙全是从出马阵营里转过来的,自然要借用出马文化来编写自己的历史,在胡诌的时候还不忘了贬低出马。


经过十几年的发展,出道现在有了完善的体系——


出马是动物仙附体,而出道要么是神仙下凡,要么就是身后有个天神级别的师傅指引;


出马是给动物做功德,动物走了人背因果,出道是修自己,以后都能上天。


出马开始看事准,几年后就不准了,出道开始不准,以后越来越准;


出马只能看人间的事,出道能看前生来世,能上天入地,死后原地复活满状态…


反正,出马永远比不过出道,不管出道多么的高大上,他们也不肯放过出马,始终拎着你一边比较一边前行,从来不问出马仙愿不愿意搭理他们。


我很尊重“瞧香”,连带着我也认可“出道”。甚至我认为,我个人就是“出道”的形式,因为我也是打心通。


但是,那些自命不凡又不会看事儿的妖魔,真的尊重不起来,多看几眼比吃减肥药都好使。


不求别的,只求你们这些下凡的天神,能不能做出点功绩?


你研究出杂交水稻,全国人民都承认你是神;

你研究出新冠疫苗,全国人民都承认你是神;

哪怕你随便拿个科研奖项或者专利都行,我们都承认你是神…


可现实呢?除了斗嘴刷存在感之外,你们还会啥?


不过就是妖魔现世,想通过“顶香”的名头祸害民众,行不通之后,改为祸乱“瞧香”危害一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