立堂出马之前,除了要有基本的灵感,还要了解仙缘的来历。
通过缘分的来历,在搬杆子的时候就能轻松判断出堂口的形式与种类,不至于走弯路。
本篇,就给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的堂口形式。
第一、按照传承关系定义堂口形式,分为四类:
家族关系出马堂口:
就是说家族辈辈相传的堂口,在东北大多数都是只要家族里有一个人出马,那么他的家族后代,有较大的几率也可能出现出马的。
常见的是婆婆的仙家传给了儿媳妇,辈辈相传。
不过要记住,较大几率不是绝对,现在很多人都以家族堂口的说辞欺骗香客搬杆子,在立堂之前一定要谨慎分析自己的真实情况。

师承关系的出马堂口:
一般是指这个人家族中没有仙缘,或者祖上有过,但经过几代传承传至了其他宗脉,本宗没有。
而本宗子弟因某种原因遇到了一个投缘的师傅,通过师傅的点化与长期的追随教导,是可以继承师傅的仙家的。
这也就是老话讲的“三年学艺,两年效力”,过去的出马弟子,不管自己家有没有缘分,都要跟师傅学习。
有缘分的继承自己家族的仙家,没有缘分弟子,最有可能成为师傅的关门弟子,继承师傅的缘分。
与生俱来的出马堂口:
多表现为从小就有着不一样的成长经历,对现实生活中有着超强的感知能力,对其他维度也会有一定的感知。
半路结缘的出马堂口:
家族中并没有供奉,也从未拜过师门,从小也没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…
但机缘巧合,要么自己生大病,被仙家拿法,要么偶遇仙家真身,被仙家看中。
这就是传说中的“抓香弟马”,看事儿非常灵验。
第二、按照附体状态定义堂口形式,分为两类:
文堂口:就是仙师下来附体看病的时候很文静、很稳当,有问必答,答疑解惑,掌堂的师傅是文将。
武堂口:武堂口就是仙师下来附体看病的时候,需要有二神从旁协助,就是常说的跳大神。
武堂办事雷厉风行,行就行,不行就不行。
现在武堂越来越少了,有的基本也都是武堂文看了。
但掌堂的师傅依然是武将。
无论黑猫白猫,能抓耗子的都是好猫。文堂和武堂都是意在救人渡人。
第三、按照供养方式定义堂口形式,分为两类:
暗堂口,就是说供养者没有把堂单直接供养起来,而是放在了一副山水画后面,或者是按照仙师其他的要求方法去供养的。
明堂口,就是说供养者把堂单直接悬挂供养起来。
第四、按照仙师身份定义堂口形式,分为两类:
动物仙坐堂看病:
这种堂口是最常见的了,出马仙堂口一般指的也都是动物仙坐堂看病的堂口,尤其是东北一代较多,最常见的是胡仙坐教主的较多。
鬼仙坐堂看病:
这种堂口坐堂师傅是鬼仙,过去叫做“瞧香”,现在叫做“出道”。
注意,号称什么天神附体的那不是出道,那是精神病!
正神不附体,附体非正神。
鬼仙坐堂不是严格意义的阴堂子,只是鬼仙在堂口中地位较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