立堂之前,弟子时而有灵感,可是立堂之后,灵感一点都没有了。
这种情况现在非常多!很多人屡次翻堂跟这也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。
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?我们就一起分析一下原因。
霓裳阐述过很多次了,仙家分“闹供奉”和“闹出马”两种,不能见到仙家磨人就说这是要出马,这不是误人子弟么。仙家为了“闹供奉”,在弟子面前显道,给弟子灵感,也是很正常的事儿。

闹供奉的弟子也可以立堂口,因为仙家也是可以修行进步的,说不定在未来的某一点就会给弟子稳定的灵感,从而出头。
所以,闹供奉的弟马可以先立一个保家堂。
有的人不承认保家堂,怎么说呢?不承认只能说明他见得还是少!
这里不多解释,因为之前有文章讲解过保家堂的始末。
很多师傅把弟子出堂后不能看事儿解释为“冤亲债主”挡道,霓裳不是佛教徒,所以无法用佛教思想来给大家解释。不过,大家也不难看出,“冤亲债主”和“其他灵体的干扰”代表的意思应该算是相近的。
不过堂都立完了,还有所谓的“冤亲债主”没打理好,那自家教主和引堂师傅是不是难辞其咎?这些是不是应该立堂之前处理好的?
有的弟子就是一两个得力仙家的缘分,这立堂师傅非让人家多报名,逼人家起名,给弟子赐名…
一来二去,自身缘分仙家恼了,可能就会导致没灵感。
本来立堂出马,给老仙家安堂落座是喜事,可这边屁股还没坐热呢,那边又来一堆不相干的也上堂来了,老仙家能不生气?要是你刚刚新买个豪华装修三居室,自己一天还没住呢,突然成了单位集体宿舍,你能乐意?
所以说,千万别被网络流传的统一堂单模式所影响!什么“四梁八柱”,又什么“几大报马”,堂单还得留出什么“跑马道”…
弄出文化是好事儿,但是作为一个师傅,只是死教条,不懂得举一反三,就不配做老师。
“师者,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。”收徒弟的时候,看看能否做到这三点,如果不能,不求别的,少收点不称职的钱就好。
很多人以出道自居,感觉挺美的,挺厉害的。
啥是出道?也就是出马里边说的捆半窍,换句话说,现在这行业里大多数都是出道的。
有的出道的给自己脸上贴金,说什么上方仙在身后指点,我也是醉了,神仙咋那么不值钱?能到你身后站着?
说白了,你身后的就是自己家的老碑王。神鬼都不分了,可笑不可笑?
很多人立堂之后没出马就是因为堂子主要看事儿靠碑王,结果师傅没给搬出来,随便一糊弄就把堂子弄上了。
解决这点没什么太特殊的方法,无非就是找一个负责任的二神使劲敲。
霓裳总结的最后一点就是弟子自身的问题。
在网络上,见过太多弟子骂自己师傅了,确实,现在师傅不靠谱的比较多,但是你能确保自己就没有一点过错么?
平时都是怎么行事的?有没有本本分分的工作生活?有多少人一感觉自己有仙儿就飘了…
最常见的是刚领堂子就到处显摆,把仙家当成炫耀的资本,自然不会长久;
再来就是什么也没学就自称会这会那,办两次事没办好,你看仙家跑不跑;
还有的是真能看,但仙家没来也敢胡说八道,自己把老仙家弄的声名狼藉;
要不就是还没出道就死活不肯工作,别人一问就怪仙家磨自己,然后幻想出马以后能赚大钱,这种人你就别想了,保家堂能好使都算烧高香了。
也有的是发愿济世救人,但是帮助别人的方法有很多,为什么你非要靠出马帮助别人呢?把自己说的像一个圣母…我只想问,世间任何职业不都是为别人带来方便吗?但你非贪恋出马,这行业有啥值得你向往的呢?我真的怀疑你是如何做到自我感动的。
这五点,影响最严重,也最难处理的就是第五点。
因为人只能看到别人的毛病,却看不到自己的问题。
真心给大家一个建议,那就是反反复复折腾都没能出头,就不要再看别人了,多看看自己。